市值缩水千亿,泡泡玛特为何卖不动了呢?

2024-05-18 14:54

1. 市值缩水千亿,泡泡玛特为何卖不动了呢?

因为大多数人的新鲜感已经没有了,疫情导致销量下降,新品研发速度太慢等等。相信大家对泡泡玛特都非常熟悉,在各大商场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玩具却价值不菲,但即便是如此,依然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大家争先恐后的购买,只希望自己手里的玩具可以凑齐一套。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泡泡玛特的销量开始直线下降,就连市值都缩水了千亿。

首先,大多数人已经没有了新鲜感。很多人刚开始喜欢上泡泡玛特,都是因为神秘感,想要凑齐一套,渐渐的就有了赌博心理,买到停不下来。不过后来众多消费者发现,这些小玩具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哪怕凑齐一套也不能”召唤神龙“,所以还不如干脆放在一边,寻找其他更物有价值的东西。是一些人天生三分钟热度,自然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其次,疫情导致销量越来越低。不可否认的是,疫情对各个行业都造成了影响,泡泡玛特也毫不例外。很多地方连门都出不,更何况是到大商场买东西呢?而且泡泡玛特的售后体验非常糟糕,即便是买到了瑕疵品,他们也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赔付,这样久而久之,大家自然不会再愿意光顾。想要销量高,服务就必须要跟得上。

最后,因为新品研发速度太慢,还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很多人之所以购买就是因为感兴趣,但是泡泡玛特的新品研发速度却越来越慢,即便是新出来的盲盒,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与其购买这些没用的东西还不如,还不如找一些性价比更高的玩具购买。想要增加销量就必须要顺应时代,多推出一些消费者感兴趣的造型产品。

市值缩水千亿,泡泡玛特为何卖不动了呢?

2. 股价暴跌、市值缩水超千亿,泡泡玛特的明天在哪里?

泡泡玛特的未来不明朗,可能会倒闭!
泡泡玛特的现状可以归纳如下,对经营者有所提示和借鉴:过度依赖某个IP产品,创新限于模仿,重视营销忽略运营,无法应对红海市场。
Molly系列盲盒是泡泡玛特的爆款,也是其能成功的基础,这个IP是来自日本IP玩具的授权。期间推出的德芙“侧颜杀”巧克力,芬达的“茉莉住进了芬达屋”活动,与国家宝藏合作的李白款,将泡泡玛特推上了巅峰。
IP有热度但也难以持续,如果没有能替代的产品很容易断崖式下跌,事实也是如此。泡泡玛特遇上Molly更像是一种运气,之后虽然投入研发也出了一系列产品,甚至与哈利波特和火影忍者合作过,但再难以占领消费者心智。

业绩风险会影响人的判断、平衡与取舍能力,问题都能在现实中找到位置。创新力不足,研发的IP产品出现抄袭嫌疑,类似的情况也曾出现在被诟病是伪日货的名创优品身上。过度的饥饿营销,导致青少年群体上瘾式消费,这又很像无理性追星。
产品力缺少深耕和系统管理,三无产品的出现,增加了顾客纠纷,而售后服务欠缺与社区团购生鲜品质不佳相似。精细化运营不足还出现了盲盒被拆开再销售的情况,一系列的问题是偶然叠加的?显然不是。

除了前述罗列,已进入红海出现竞争内卷才是根本,行业总体利润下滑是必然。除了只做盲盒的,还有不少品牌商基于自身模式的进入者,包括瑞幸咖啡和名创优品等,有时会觉得盲盒只是一个品牌的营销手段。
资本习惯用增长漏斗模型去格式化项目的未来,这个未来就是上市,至于在高点后的路如何走并不关心。模式创新也好,锁定目标客群也好,细分市场和差异化也好,最终都需要时间检验。

零售需要长期主义,但又有几个能够坚持?要想真正成功,只有价值交换的对象认可才行,如果自己没有价值,持续投资自己才最有价值。也许可以从可口可乐和玛氏这样的百年企业中看到一些端倪。

3. 泡泡玛特千亿市值究竟是哪些人造就的?

泡泡玛特香港上市吸引了很多人关注,上市第一天涨幅100%,市值直接突破千亿港元。泡泡玛特为什么千亿市值?一个做年轻潮盒的公司为什么会得到投资者的风控追捧?怎样的人成就了泡泡玛特千亿市值?这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问题,我思考了很久,说说我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泡泡玛特做的是年轻人的生意,主要顾客是女性,年龄基本在20-33岁之间,都说女人的钱是最好赚的事实证明完全是这样,我们可以从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整个销售过程女性消费占到主营业务的60%,而且年龄在20-33岁之间,也就是年轻女性成就了泡泡玛特千亿市值,他们抓住了女性追求时尚的心理,这是泡泡玛特能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泡泡玛特后面有红杉资本这样的投资大佬,他们独特的投资眼光和对消费市场深刻认知是泡泡玛特能够成就千亿市值的主要推动力,大家要知道红杉资本在整个投资界可以说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们非常善于资本运作,泡泡玛特看似一个普通潮盒却能够给被他们赋予这么多价值和意义,这些投资界的大佬独特的眼光成就了泡泡玛特千亿市值,如果没有这些资金支持泡泡玛特可能已经坚持不下去。

泡泡玛特能够受到年轻人的追捧,除了对潮流把握非常到位以外还有他们的销售团队也非常厉害,能够把一个小小的潮流彩盒和潮流IP做到深入人心,营销团队应该非常出色,他们出色的宣传能力让大家对泡泡玛特有了新的认识,他们的付出让世界都知道了中国的泡泡玛特,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营销团队,他们也是泡泡玛特千亿市值的造就者。
泡泡玛特拥有今天的成绩,完全是自己努力的成果,希望泡泡玛特能够冲出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文化的力量。

泡泡玛特千亿市值究竟是哪些人造就的?

4. 泡泡玛特开盘股价翻倍,市值超1千亿港元,你认为泡泡玛特还是泡沫玛特?

泡泡玛特的创始人是一于1987年出生的人,他的名字叫王宁。泡泡玛特是专门经营成人们使用的玩具的一个企业,比如盲盒之类的东西。而且有很多的创作者在帮助泡泡玛特来做这件事情,并且泡泡玛特的目标是成为世界潮流玩具的最前线。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也被选入了2020年40岁以下最优秀的创业者名单。泡泡玛特开盘股价翻倍,市值超1千亿港元,我认为泡泡玛特还是泡泡玛特,并不是泡沫玛特,因为泡泡玛特上市的时候,都是一些对公司有利的消息,所以股价上升也是理所当然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一、泡泡玛特是成人盲盒类玩具中的独角兽在我们的印象中,玩具就是给小孩子玩的东西。但是在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的眼中,玩具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玩的东西。泡泡玛特,经营最多的玩具就是给成人提供的玩具,而且他的业务量是非常大的,在盲盒之类的玩具销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所针对的人群,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消费。

二、泡泡玛特上市时都是对于公司有利的信息一个公司想要上市,那就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准备很多很多的有利于自己企业的消息,准备很多很多有利于自己企业的数据。泡泡玛特上市的时候也是这样子的,2020年充斥着对泡泡玛特有利的消息,所以泡泡玛特上市之后,股价大涨也是理所当然的。

三、泡泡玛特在玩具行业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泡泡玛特是2010年开始进入玩具行业的,在10年的发展中泡泡玛特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这也支撑着他们一路走来,成为了中国玩具行业中的知名企业。所以泡泡玛特的市值并不是很虚。

5. 泡泡玛特市值蒸发120亿,如此大规模亏损的原因是什么?

泡泡玛特市值蒸发120亿,产生这样大的亏损,可能和公司的运营有关系。因为在最近产生了这个公司的一些负面新闻,比如说人们在进行盲盒的购买的时候,发现盲盒是通过营业人员拆开之后,然后再装起来的盲盒。这样一个销售的行为是非常引起购买的顾客的反感的,所以他们会可能产生一些抵触的心理。同样这样的二次销售的风波的热点也被广泛的关注,一些买过的顾客以及没有买过的顾客,对这个企业可能产生了一些不太好的印象,这和市值蒸发是有一定关系的。

一、亏损的其他原因当然二次销售不是普遍的存在于各大门店当中的,可能没有办法产生这样巨大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人们对于这样的盲盒体验不是非常好,大多数人认为使用70元钱去购买一个塑料的玩具,而且还可能会抽到自己不喜欢的玩具,是非常不值得的一件事情。关键的是在这个公司制作盲盒的时候,可能并没有产生特别精致的制作,而这样的粗略的制作工艺,导致消费者更加不会去买账。

二、挽救的方法如果说这个公司想要去通过一些方式来进行挽救,首先就需要去拯救自己的公司形象。这个公司的形象可能在二次销售上已经产生了一些损坏,需要总公司起到一个很好的表态,来让消费者去信任他们。同样或者是去提高盲盒的质量,让盲盒中的玩具变得精致可观,或者是相应的降低每个盲盒的销售价格。并且减少盲盒当中出现的雷款率,可以很好的让消费者买单。

如果泡泡玛特公司进行了这样的整顿,市值可能不会继续的蒸发,甚至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泡泡玛特市值蒸发120亿,如此大规模亏损的原因是什么?

6. 这几天股价大跌,泡泡玛特为何变成了“泡沫玛特”?

因为有机构预测,泡泡玛特的去年业绩可能不如预期,利润可能下滑10%左右,该消息一出,泡泡玛特随即股价暴跌。其实引起泡泡玛特股价暴跌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这段时间,多家媒体连番报道,有关盲盒经济的纠纷事件,包括盲盒二次封装,产品假冒伪劣等现象。同时泡泡玛特最大的竞争对手,名创优品旗下的TOPTOY盲盒品牌的崛起,也给泡泡玛特的股价带来压力。当然最重要的自然是,机构发布最新预测,泡泡玛特的2020年业绩,可能不如预期,利润出现不小的下滑。

这不禁让大众开始对这家千亿级盲盒厂商表示担忧,有投资者质疑,盲盒的本质是IP手办,但现在的盲盒厂商IP都是第三方的,也就是说,盲盒厂商无法真正掌握IP的产生,一旦竞争对手用高价抢走泡泡玛特的IP,那对于泡泡玛特来说,其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消失了。这一点,是大众最深的质疑。

而且围绕着盲盒市场的争议事件也不少,去年就有消费者透露自己买的盲盒被拆开过,后来经泡泡玛特公司查实,发现是其线下店铺的店员私自拆开的盲盒。由此可见,盲盒市场还是存在很多不规范的事件的。

参考资料:
3月21日,泡泡玛特加拿大首店开业,这是泡泡玛特在北美市场开设的第一家海外店铺。但是迎接泡泡玛特的非但不是“出海成功”的欣喜,反而是又一次的股价大幅下跌。3月22日,在港股上市的“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股价出现异动,当日股价跌幅超10%,市值已跌破900亿港元。和上市时的风光无限相比,上市后泡泡玛特一直饱受争议,其营销方式引发的赌博沉迷心理、二次销售丑闻以及诸多售后问题引发股价持续下跌,泡泡玛特市值严重缩水。与此同时,竞争者TOPTOY的崛起颇为引人注目。专家认为,在万物皆可盲盒的时代,顶流可能不止一个,泡泡玛特的行业壁垒不够加固,破防就在所难免。

7. 市值突破千亿,净利润两年翻287倍,泡泡玛特卖的到底是什么?

“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工资是路人”,这是年轻的盲盒玩家共同的心声,在一片质疑声中,12月11日,泡泡玛特成功上市,到晚间的时候,按照推算,市值突破千亿,创始人王宁和妻子杨涛身价超500亿。
  
 从一个“爱折腾”的穷学生,到成为千亿市值上市公司的老板,王宁用了12年,而泡泡玛特如今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而创办10年才爆火,离不开盛行的“赌桌文化”,它十分精准的猜中了年轻人的消费诉求。
     
 
  
  
 关于泡泡玛特未来的发展,现在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它会经过时间的沉淀,变成“中国乐高”,一种认为它最多能活几年,年轻人过了“新鲜劲”就会走下坡路。
     
 
  
  
 孰是孰非暂且不论,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无法预料,先来看看它近几年的发展速度,2017年泡泡玛特的总收益显示为1.581亿人民币,到了2019年,就到达了16.834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47.6%增长到了64.8%,净利润从2017年的156.9万元到2019年的4.5112亿元,两年增加287倍,是我国目前最大并且增长最快的潮玩品牌。
     
 
  
  
 既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那这些小盒子背后就一定有大家感兴趣的地方,是文化?是情怀?还是品质?这些恐怕都不是,那么泡泡玛特卖的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它踩中的,是人性中天生的博彩心理,50元左右一个的玩具,市面上一大把一大把,对于现在能够自给自足的年轻人来说,这种价位的玩具是可以随手买不心疼的,但是偏偏盲盒火了,最重要的是年轻人在其中享受到了惊喜和刺激。
     
 
  
  
 相信每个人在看到一组玩偶的时候,内心都会快速的做出对比,然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经过各种挑选,对选择出来的盲盒寄予厚望,一旦打开之后,不管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下一次都还会来买。
  
 这也是人的一种心理把控,如果是自己喜欢的,那下一次就会更有买的欲望,如果不是,就一定会对下一个充满期待。总之,这些色彩鲜明、造型独特的玩具,把消费者的心理把控的透透的。
     
 
  
  
 有一位资深潮玩爱好者暴露,自己因为坚信“不脸黑”,为了抽取其中的隐藏款,4个月的时间花了20万去买泡泡玛特,甚至不惜刷爆信用卡。
  
 不过,潮玩文化一向是生命周期较短的,三五年之后,“潮”这个理念会转变成什么样子无人得知,再加上这两年泡泡玛特后劲不足,做出的新产品愈发没有新意,想要保持长期发展,还真得好好规划一下。
     
 
  
  
 对于泡泡玛特和盲盒经济,大家怎么看?

市值突破千亿,净利润两年翻287倍,泡泡玛特卖的到底是什么?

8. 泡泡玛特市值蒸发120亿,泡泡玛特是如何吸引年轻人的?

扭蛋和盒蛋(类似于盲盒)我都玩,玩万代的,常买的是FW Gundam Converge,通贩啊、限定啊都买。
之前有过来人就劝过我:
小伙计,听哥一席话,你玩拼装模型,或者稍微贵一点的成品玩具,哥都不拦你,但是你要买食玩、扭蛋你得想好,你别看单个价格低,但是一堆起来够你受的了。我觉得当时这位老哥劝我的时候就已经把“盲盒”的逻辑说得很明白了,盲盒最大的特点就是——
单价相对便宜,但一旦积累起来,这个价格就多了。
就我玩的FW Gundam Converge大概一弹是500日元,一系列不带重复的一共六款,我到现在基本新生的都全了。大概花了几千块钱?反正愿打愿挨呗,因为FW一大堆不出拼装模型的冷门机,造型也不错,加上一年不算限定也就3~4弹(一系列),所以也没有那么心疼。
但是这个过程是积少成多的。别看一盒不大,但是真堆起来数字还是很吓人的。
所以盲盒一定程度上是利用了这个心理,正好逛商场,一杯奶茶(喜X/奈雪之X)也得二三十,索性就抽一个。但是积少成多,回头一看没想到花了这么多钱。
至少我认识不少玩盲盒的人,都是回过头来看自己原来花了那么多。
这是其一。
既然是“盲”,所以必然会有好的和坏的。
我还是拿我玩的FW Gundam Converge来举例。就高达而言,肯定是有人气机体和非人气机体的。因此,会出现这么一个市场现象:
系列有的机体像“重炮高达改”(EW版)单买都得500左右人民币了。人气机体大家都想要,所以水涨船高。


而非人气机体基本20~30块钱就能吃现,比如说《高达Z》的汉莫拉比。


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这俩是在一弹里的……
所以“盲盒”所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玩家的审美、喜好和倾向等,一个系列的不同玩具,会有涨幅和跌幅。这个一开始是市场的原因,因为好看的、有人气的,需求多所以涨价、需求少所以下跌这个都是市场很正常的行为。因为供需关系放在这呢。
但是,问题在于——
这个东西是可以人为调控的。我认为这是我不支持现在“盲盒”的原因。
也就是说,生产者可以通过某个玩具产量增加、另一个玩具产量减少,而控制所谓的“供需关系”来营造爆款,让更多的人去试图抽取其中的“爆款”,构建一个“斯金纳箱”。
万代这边是怎么做的呢?
很简单,给玩家“选择的权利”。一个系列6个,但是一盒十个。如果玩家像赌“运气”,完全可以买一盒,然后根据涨跌来把商品放入二级市场。如果玩家只想一口气拿全,就像我直接买6个。如果玩家只是想试试手气,那就直接来一个。
另一个原因是,万代根本没有必要来控制所谓的“供需关系”。熟悉高达的人,不用脑袋想都知道“重炮高达改”肯定比“汉莫拉比”贵,“地狱死神”肯定比连动画都没有的“MKV”贵。所以万代根本不需要控制,生产足量然后把东西交给二级市场。反正二级市场涨跌跟万代没有一毛钱关系。
而现在国内盲盒不一样。国内盲盒确实可以买全,比如某系列一盒12款,全买下来708(我觉得一口气12个就很过分了),没有重复款。但是他们最鸡贼的部分是——
他们不让你以正常“一口价”的形式来获得隐藏款。


有的甚至还有“大隐藏”和“小隐藏”。而在这样“斯金纳箱”的控制下,冲动消费的玩家们开始进入疯狂投入,为了隐藏款可能拆很多次盲盒;更大的问题是,因为缺乏监管,二级市场中还与“祖国版”,这个玩手办非常熟悉的名词。
阴谋论一下,我甚至相信“祖国版”是厂商默许的,因为这个一定程度地让玩家在进入二级市场的时候会有所顾忌。
也就是这个过程,几乎都是厂商在做调控,也是厂商在构建“斯金纳箱”。
这就跟Air Jordan 1 “Not For Resale”一样,你想让收藏者不“resale”最好的方法就是大量生产,但一旦大量生产Nike就失去了话题。
几乎所有“潮流”内容都是这么个运营方式。好吧,Y-3这种稍微克制一点吧。
从我一个玩盒蛋、扭蛋、食玩的人来看,我认为这个产品是市场的需求,是有必要的,它是不少人的“爱好”或者是“乐趣”所在。
但我更希望官方给一个明确的概率,或者放在市场上明码标价。我相信不少人是冲着“隐藏款”的设计去的,而非是为了“隐藏”而“隐藏”,我希望能考虑下这部分人的感受。
一刀切否定“盲盒”完全不至于也没必要,但我更希望这个市场能够更加理性化,或者让盲盒厂商不再为了“斯金纳箱”来控制人性的弱点,而是用更为多样(比如动画、影视剧等衍生品)的方式来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