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股价大跌,跌了多少?

2024-05-18 12:35

1. 泡泡玛特股价大跌,跌了多少?

12月28日,上市半个多月以后,一路走高的“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股价在今日表现出较大幅度滑落,盘中一度下跌16.4%至72.05港元。截至收盘,泡泡玛特股价小幅回升,报收77.65港元/股,跌幅9.92%,总市值1088亿——相较昨日收盘少了约120亿港元。
由于泡泡玛特的表现一度回到了公司上市当日的水平,有许多来自外界的声音认为,这是泡泡玛特千亿市值正在得到纠正。

扩展资料
泡泡玛特被爆二次销售
上周三,有济南网友在抖音发布视频,称自己在泡泡玛特万象城店买到了已拆封的盲盒,封口处的黄色胶水等迹象使其质疑门店有二次销售行为。
对此,泡泡玛特在第二天确认该质疑属实,并表示已开除并永不录用5名涉事员工。公司接下来会对门店服务流程改进,并开展对各地门店的巡视,加强监管。
尽管此类事件问题出在员工身上,但由于曝光后多名网友反映在北京apm、北京颐堤港等门店也有过类似经历,泡泡玛特还是因该管理疏漏问题站上了舆论风口。
参考资料来源:界面新闻—泡泡玛特股价跌近10%,“潮玩第一股”如何守住千亿市值?

泡泡玛特股价大跌,跌了多少?

2. 泡泡玛特大受好评,为何如今落到股价大跌的地步?

泡泡玛特是卖盲盒的,泡泡玛特承认了对于商品进行了二次销售,二次销售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认为首先会使很多消费者拿不到隐藏品,除此之外,也会使公司的名誉受损,而且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也是一个特别打击积极性的事情,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大部分的人在进行盲盒的二次销售的时候,顾客都不是非常愿意去为这样的行为进行买单。因为他们所销售的东西是盲盒,盲盒是可以带给人们惊喜感的一种东西,在进行抽奖的时候为的就是里面的东西是未知的。而在进行了二次销售之后,人们可能已经没有办法抽到长相比较好看的盲盒,可能抽到的都是一些雷款,所以这非常的打击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 



泡泡玛特是卖盲盒的,盲盒里面一般都会有隐藏品和普通产品。普通产品没有什么价值,很多消费者很轻易就能够找到隐藏品,具有很大的价值,大部分消费者买产品就是为了找到隐藏的产品,二次销售会使很多消费者拿不到本应该属于自己的隐藏产品。因为产品已经被筛选过了,隐藏产品已经被拿走了。



很多消费者之所以会喜欢泡泡玛特,就是因为感觉这家公司可以拆出来隐藏产品,但是大家知道这家公司的产品存在着二次销售,会使本应该属于自己的隐藏品变没有,所以很多顾客就会开始不信任这家公司,让这家公司的名誉受损。他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实很大的部分都是因为公司的管理不当。倘若他们在公司的招收制度上严格的标明员工不允许有这样的行为,一旦有这样行为的员工,需要有非常大的惩罚。那么员工想必也是不敢去这样进行拆盒,而且会严加的看管顾客们的一些违规的行为。所以产生这样的一个情况不仅仅是员工的错误,同样还和公司的管理人员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实很大的部分都是因为公司的管理不当。倘若他们在公司的招收制度上严格的标明员工不允许有这样的行为,一旦有这样行为的员工,需要有非常大的惩罚。那么员工想必也是不敢去这样进行拆盒,而且会严加的看管顾客们的一些违规的行为。所以产生这样的一个情况不仅仅是员工的错误,同样还和公司的管理人员有着很大的关系。
很多企业都会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想问题,满足自己的一时利益,眼前的利益确实很诱人,但是信任才是企业的关键,因小失大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面对同样的产品,消费者肯定是选择信赖的企业,面对不诚信的企业,消费者并不买账。 不讲诚信的行为所带来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对于做生意的企业而言,不讲诚信将相当于一个企业的灵魂已经失去,原则性的东西被打破。 

3. 关于泡泡玛特股价大跌一事,你有何看法?

  泡泡玛特是一家主要做盲盒的公司,而盲盒这种商品所依赖的的主要就是当代年轻人对于一些未知的好奇以及类似于赌博的兴奋感所产生的兴趣,所以说这种具有盲盒性质的商品其实是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的。
  泡泡玛特难以避免的存在二次销售的问题。  要知道,盲盒的最主要的乐趣之一就是一种赌博的机制,一旦你运气足够好,就可以开出一个隐藏款的盲盒,这样就会使得消费者获得很大的兴奋感。但是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具有收集爱好但是又没有足够运气的人,就会高价去收集那些别人开到的隐藏款,就会注定有大量的二手商人把市场的价格炒起来,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而更加关键的是,随着泡泡玛特的市值越来越高,一些店主会提前把所有的盲盒拆开,拿出隐藏款来高价售卖,整个市场就会存在很大的问题,而目前,泡泡玛特公司并没有很好地方法解决,所以股价的下跌是无法阻止的。

泡泡玛特主要利用的年轻人的赌博心理是不健康的。  要知道,一旦开出了第一个隐藏款盲盒,高价卖出以后,许多人都会想着去开第二个第三个,这是一个无止境的盲盒,因为人总是过度的贪婪。于是有许多因为开盲盒,导致自己的欠债,每个月大笔的收入去买泡泡玛特的盲盒。其实这种性质有点像赌博行为,只不过是换了一种不同的方式而已,这样的公司股价大跌也是必然的。

泡泡玛特本身的股价就被高估了。  要知道,泡泡玛特的大部分销售来源其实是几种爆款盲盒,其他的商品没有很好销路,说明泡泡玛特的产品本身具有的潮流属性并不够稳定。而且盲盒的物品本身不具有强大的ip可发展性,盲盒中的各种商品是很难被做成各种文化产业的,类比其他的ip,都是从线上的文化开始吸引大众,然后再到线下发展成手办等物品来获得二次利益,这种一开始就从线下做起的,没有文化支撑的公司,我个人认为不值这么多的市值。

关于泡泡玛特股价大跌一事,你有何看法?

4. 这几天股价大跌,泡泡玛特为何变成了“泡沫玛特”?

因为有机构预测,泡泡玛特的去年业绩可能不如预期,利润可能下滑10%左右,该消息一出,泡泡玛特随即股价暴跌。其实引起泡泡玛特股价暴跌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这段时间,多家媒体连番报道,有关盲盒经济的纠纷事件,包括盲盒二次封装,产品假冒伪劣等现象。同时泡泡玛特最大的竞争对手,名创优品旗下的TOPTOY盲盒品牌的崛起,也给泡泡玛特的股价带来压力。当然最重要的自然是,机构发布最新预测,泡泡玛特的2020年业绩,可能不如预期,利润出现不小的下滑。

这不禁让大众开始对这家千亿级盲盒厂商表示担忧,有投资者质疑,盲盒的本质是IP手办,但现在的盲盒厂商IP都是第三方的,也就是说,盲盒厂商无法真正掌握IP的产生,一旦竞争对手用高价抢走泡泡玛特的IP,那对于泡泡玛特来说,其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消失了。这一点,是大众最深的质疑。

而且围绕着盲盒市场的争议事件也不少,去年就有消费者透露自己买的盲盒被拆开过,后来经泡泡玛特公司查实,发现是其线下店铺的店员私自拆开的盲盒。由此可见,盲盒市场还是存在很多不规范的事件的。

参考资料:
3月21日,泡泡玛特加拿大首店开业,这是泡泡玛特在北美市场开设的第一家海外店铺。但是迎接泡泡玛特的非但不是“出海成功”的欣喜,反而是又一次的股价大幅下跌。3月22日,在港股上市的“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股价出现异动,当日股价跌幅超10%,市值已跌破900亿港元。和上市时的风光无限相比,上市后泡泡玛特一直饱受争议,其营销方式引发的赌博沉迷心理、二次销售丑闻以及诸多售后问题引发股价持续下跌,泡泡玛特市值严重缩水。与此同时,竞争者TOPTOY的崛起颇为引人注目。专家认为,在万物皆可盲盒的时代,顶流可能不止一个,泡泡玛特的行业壁垒不够加固,破防就在所难免。

5. 泡泡玛特股价大跌,与二次销售的消息有关系吗?

狂奔上市后的泡泡玛特,遭遇了上市以来第一个波折。
12月28日,泡泡玛特股价最低下跌至72.05港元/股,跌幅一度达到16.4%。截至收盘,泡泡玛特股价报77.65港元/股。连跌2个交易日后,其市值蒸发近150亿。

导致此次股价大跌的,是近期被曝光的泡泡玛特“二次销售”事件。
日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爆料称,自己在济南万象城泡泡玛特购买的3个盲盒,回家后发现封口处都有黄色胶水,其中一只盒子里面的卡片还有折痕,疑似拆封后二次销售。视频显示她回到门店,发现店内摆放的其他盲盒也存在类似情况。现场工作人员表示,将开始内部调查。


12月24日凌晨,该网友再次发布视频称,已经收到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官方回复:12月18日经过监控确认,泡泡玛特济南万象城店有5名店员存在违规操作。12月21日,公司与涉事的5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涉及的商品全部收回。
随即#泡泡玛特承认二次销售#的话题也在当日登上微博热搜。
泡泡玛特的“二次销售”事件之所以会影响这么大,要从盲盒的机制说起。盲盒的概念起源于日本,简单来说就是用不透明的密封盒售卖系列玩具,玩家在拆封前并不知道自己购买的是哪一款。这种类似80、90后童年时代收集干脆面中水浒卡一样的模式,正是盲盒非常“社交化”的乐趣所在。
目前,泡泡玛特的盲盒均价59元/个,整个盲盒商业模式中最为核心的,是一个系列中稀少的“隐藏款”和“稀缺款”(也叫做“超隐藏款”)的设置,而这种人为制造稀缺的方式,让消费者拆盒时候的惊喜感和娱乐性成倍增加。正是因为这种饥饿营销策略,盲盒中的稀缺款在二手平台上的售价非常高,有不少忠实粉丝因为“成瘾性消费”而复购,甚至有投机者像炒鞋一样高价追捧。

店员违规操作、私自拆开盲盒,很有可能就是在寻找稀缺款。
而如果一个盲盒是被拆开过的,就意味着破坏了消费者购买盲盒的核心体验,最终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危机。
12月26日,新华社在一篇文章中评论称,“惊喜和期待的背后,‘盲盒热’所带来的上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不少盲盒爱好者每月花费不菲,正所谓‘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并引用专家建议称,“家长和老师应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费观,避免误入消费圈套。同时,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避免其畸形发展,给社会和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店员私拆盲盒再二次售卖时间的曝光,对泡泡玛特今后的规范管理、加强品牌价值和运营敲响了警钟。

泡泡玛特股价大跌,与二次销售的消息有关系吗?

6. 泡泡玛特股票代码

泡泡玛特是港股股票,其上市代码为09992。泡泡玛特于2020年12月11日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开盘价77.1港元/股,因从概念和营收增速来看,泡泡玛特具备稀缺和成长的双重特性,所以开盘后涨幅一度超100%,市值超千亿元。拓展资料:一,它是潮流玩具,所谓潮流玩具,就是成年人的玩具。潮玩用户年龄在15-40岁,女性居多,60%是本科以上学历。这是对泡泡玛特最基础的认知。二,它是福袋、小浣熊里的水浒卡、扭蛋们的21世纪变种,卖的是5-10分钟的多巴胺,打开盒子一瞬间的愉悦。三,它是智商税,是割韭菜,割完一遍玩家又来割股民。这种声音挺多的,看似很犀利,但我个人不是很认同,如果说女孩爱玩的盲盒是智商税,那男人热爱的烟酒又算什么,泡泡毛利率60%,茅台毛利率90%,如果一定要说智商税,茅台的含量是更高的。四,它是消费升级,更是年轻人放飞自我的一个象征。70、80后被房贷压着不敢消费,但年轻的90、95后面对高房价的态度是放弃买房,放弃买房后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从而密室、JK、汉服等东西都火了起来,而盲盒,正是最有意义的代表。五,它是富二代全新的炫耀生活的方式,是年轻人的社交货币。我一个同事的老婆的闺蜜,为了集齐全套盲盒,三年花在盲盒上的钱竟达到400万。到这里,小小的盲盒已经扭曲了。最后,在资本的运作下,它成为了上市公司,赴港上市定价400亿,作为这两年中国最具特色的新经济品牌之一,短短几年,依靠盲盒玩法,营收翻了100倍。简单看下公司业绩,2014年-2016年,公司营收规模都在1亿以下,且连亏三年,那应该是独立潮玩公司本来的样子,潮流玩具虽然单价高,但由于没有批量生产的优势,最后往往是亏损的。转折就发生在2016年。那年泡泡开始运营盲盒,然后公司业绩就开挂了,2017年小赚200万,2018年盈利9900万,2019年盈利4.51亿,毛利率65%,净利率27%。

7. 泡泡玛特太牛了?


泡泡玛特太牛了?

8. 股价暴跌、市值缩水超千亿,泡泡玛特的明天在哪里?

泡泡玛特的未来不明朗,可能会倒闭!
泡泡玛特的现状可以归纳如下,对经营者有所提示和借鉴:过度依赖某个IP产品,创新限于模仿,重视营销忽略运营,无法应对红海市场。
Molly系列盲盒是泡泡玛特的爆款,也是其能成功的基础,这个IP是来自日本IP玩具的授权。期间推出的德芙“侧颜杀”巧克力,芬达的“茉莉住进了芬达屋”活动,与国家宝藏合作的李白款,将泡泡玛特推上了巅峰。
IP有热度但也难以持续,如果没有能替代的产品很容易断崖式下跌,事实也是如此。泡泡玛特遇上Molly更像是一种运气,之后虽然投入研发也出了一系列产品,甚至与哈利波特和火影忍者合作过,但再难以占领消费者心智。

业绩风险会影响人的判断、平衡与取舍能力,问题都能在现实中找到位置。创新力不足,研发的IP产品出现抄袭嫌疑,类似的情况也曾出现在被诟病是伪日货的名创优品身上。过度的饥饿营销,导致青少年群体上瘾式消费,这又很像无理性追星。
产品力缺少深耕和系统管理,三无产品的出现,增加了顾客纠纷,而售后服务欠缺与社区团购生鲜品质不佳相似。精细化运营不足还出现了盲盒被拆开再销售的情况,一系列的问题是偶然叠加的?显然不是。

除了前述罗列,已进入红海出现竞争内卷才是根本,行业总体利润下滑是必然。除了只做盲盒的,还有不少品牌商基于自身模式的进入者,包括瑞幸咖啡和名创优品等,有时会觉得盲盒只是一个品牌的营销手段。
资本习惯用增长漏斗模型去格式化项目的未来,这个未来就是上市,至于在高点后的路如何走并不关心。模式创新也好,锁定目标客群也好,细分市场和差异化也好,最终都需要时间检验。

零售需要长期主义,但又有几个能够坚持?要想真正成功,只有价值交换的对象认可才行,如果自己没有价值,持续投资自己才最有价值。也许可以从可口可乐和玛氏这样的百年企业中看到一些端倪。